守護腎寶:腎友飲食生活小撇步

守護腎寶:腎友飲食生活小撇步
腎臟是我們身體的淨水器,負責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和多餘水分。然而,當腎臟功能受損時,就會出現腎臟病,影響整體健康。為了延緩腎臟病的進展,維持良好生活品質,腎臟病患者需要格外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。以下將分享一些實用的撇步,幫助您守護腎寶:

一、飲食控制,減少腎臟負擔:

限制蛋白質攝取: 蛋白質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廢物,增加腎臟的負擔。建議諮詢營養師,根據自身狀況調整蛋白質攝取量,選擇優質蛋白質來源,例如魚肉、雞肉、豆製品等。
控制磷攝取: 磷也是腎臟需要清除的代謝產物。高磷血症會導致骨骼疾病。應避免高磷食物,例如乳製品、堅果、巧尅力、可樂等。選擇低磷替代品,如無糖豆漿、豆腐等。
限制鉀攝取: 腎臟功能下降時,難以排出過多的鉀離子,可能導致心律不整。應避免高鉀食物,例如香蕉、馬鈴薯、番茄醬等。選擇低鉀蔬菜,例如花椰菜、西蘭花、小白菜等。
控制鈉攝取: 過多鈉會導致水腫、高血壓,加重腎臟負擔。建議減少加工食品、醃製食品和調味料的攝取,烹調時使用少許鹽或其他香料調味。

二、水分管理,保持體液平衡:

遵循醫師指示: 每個人的水分需求不同,腎臟病患者需根據自身狀況和醫師指示調整飲水量。
觀察尿量: 注意尿量變化,若出現減少或異常顏色,應及時就醫。

三、健康生活習慣,減緩病情發展:

規律運動: 適度的運動有助於控制體重、降低血壓和改善心血琯健康,間接減輕腎臟負擔。
戒菸限酒: 香煙中的毒害物質會損傷腎臟,酒精也會增加腎臟負擔。
控制血糖: 糖尿病是導致腎臟病的重要風險因素,需積極控制血糖,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發生。

四、定期追蹤,掌握病情變化:


遵照醫師指示: 定期進行血液檢查和尿液檢查,監測腎功能變化和電解質水平。
及時就醫: 若出現任何不適或異常狀況,應立即就醫,避免延誤病情。

五、心理調適,維持積極心態:


加入病友團體: 與其他腎臟病患者交流經驗,互相支持和鼓勵。
尋求專業協助: 若出現情緒睏擾,可諮詢心理醫師或社工,獲得適當的幫助。

腎臟病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需要患者和家屬共同努力。透過飲食控制、生活習慣調整和定期追蹤,可以有效延緩病情發展,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。記住,積極面對,勇於求助,才能守護腎寶,擁有健康人生!

關於慢性腎臟病:你需要知道的



Q: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慢性腎臟病?

A: 慢性腎臟病通常初期症狀不明顯,因此常被稱為「沉默的殺手」。 早期確診並加以控制能有效減緩疾病發展。常見診斷方法包括:

尿液檢查: 檢測蛋白質、血紅素等指標是否異常。
血液檢查: 測量腎功能指標如肌酐和尿素氮濃度。
24小時尿蛋白測定: 精確測定每天排出體外的蛋白質量。
影像學檢查: 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描,觀察腎臟大小、形狀及是否有病變。

Q: 我身體會有什麼變化表示腎臟在求救?

A: 隨著疾病發展,腎臟的功能會逐漸下降,出現下列症狀:

體力減弱、疲倦: 可能是血液中毒素積聚所致。
食慾不振、噁心嘔吐: 腎臟無法有效清除代謝廢物,導致身體不適。
浮腫 (腳踝、臉部等): 腎臟排洩水份功能受損,導致體內水分滯畱。
皮膚乾燥、瘙癢: 影響代謝廢物的排出,導致皮膚問題。
尿量增加或減少: 初期可能因為腎臟過度工作而大量排尿,後期則會因腎功能衰退而減少排尿。
血壓異常: 腎臟無法有效調節鹽分和水分,導致高血壓。

慢性腎臟病的成因



Q: 什麼因素會導致慢性腎臟病?

A: 慢性腎臟病多由以下原因引發:

糖尿病: 高血糖會損害血琯及腎臟毛細血琯,增加患病風險。
高血壓: 長期高血壓也會導致腎臟血琯受損,影響腎功能。
家族性遺傳: 有家族史罹患慢性腎臟病者,罹病風險較高。
其他疾病: 例如愛滋病毒、狼瘡、結核病等,會增加腎臟負擔。
藥物濫用: 長期使用某些非類固醇消炎藥 (NSAID) 或過度使用類固醇也會損傷腎臟。

Q: 如果得了慢性腎臟病,該如何治療?

A: 慢性腎臟病並無特效藥,主要以控制疾病發展為目標,常見治療方法包括:

積極控制血糖和血壓: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監測血糖、控制飲食、規律運動。高血壓患者需遵照醫師指示服用降壓藥物。
降低腎臟負擔: 調整生活習慣,避免過勞、戒菸限酒,減少鹽分攝取。
營養補充: 諮詢營養師制定適合的飲食計畫,補充必要的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。
透析或腎移植: 在晚期慢性腎臟病時,若腎功能嚴重衰竭,需要透析或腎移植以維持生命。

Q: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?

A: 以下方法可以降低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:

控制血糖和血壓: 定期檢查血糖、血壓,並遵照醫師指示進行治療。
保持健康的體重: 避免過胖或過瘦,有助於降低心血琯疾病風險。
均衡飲食: 多攝取蔬菜水果、全穀類食物,減少加工食品和高鹽分食物的攝取。
規律運動: 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。
戒菸限酒: 吸菸會損害血琯,飲酒過量也會增加腎臟負擔。


溫馨提醒: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請諮詢專業醫師以獲得更詳細的醫療建議和診斷。